1月30日,在南沙區委宣傳部和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的指導下,由廣州市南沙區文化創新產業融合促進會、巴星影業傳媒(廣東)有限公司、南風影業傳媒(廣東)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協同·集聚·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成立儀式在南沙遊艇會舉行。
活動現場,在參加活動的各職能部門、影視企業、導演、製片和演員的見證下,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正式成立,並舉行基地聯合發起單位簽約儀式。
廣州市南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勇等領導和粵港澳三地及內地知名影視公司導演、製片、演員超100人受邀參加成立儀式。
南沙天然優勢
自帶影視「基因」
因為天然美景稟賦和卓越地理位置,南沙早已和影視結緣。本次成立儀式所在的南沙遊艇會,是中國香港著名影視人士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的取景地。
南沙區東涌鎮、大崗鎮也是即將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熱辣滾燙》實景拍攝點。著名影星張國榮、黃百鳴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在南沙拍攝了《九星報喜》。
如今,加上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的落地,以及文化產業配套政策的春風,人才、資金、創意將加速湧入廣州南沙,助力南沙攜手港澳打造世界短劇影視產業新高地。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落地在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灣區交通中樞、通江達海門戶,區位交通優勢明顯,與大灣區城市形成「半小時交通圈」。
「我們以前拍《九星報喜》的時候,經常是早上搭船從香港過來,下午在南沙水鄉一條街收工後就搭船回香港吃晚飯,交通非常方便。」該電影導演高志森曾對小南如此表示。南沙嶺南文化、水鄉文化、海洋文化韻味獨特,山、水、林、海交相輝映,擁有萬畝濕地,是影視劇拍攝絕佳取景地。
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聯合創辦人方漢文表示,該基地成立旨在依託深化港澳影視產業合作優勢,整合灣區短劇影視產業資源,推進傳統影視轉型,進一步適應新時代媒體格局、傳播方式,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
基地將打造「三平台三中心一工會」賦能產業發展,即通過劇碼創投運管平台、劇本創作與交易平台、承制與拍攝服務平台;版權管理中心、行銷管道管理中心、協拍服務中心和演員工會,打通短劇影視產業鏈上下游,構建綜合型產業服務平台,促進影視與文旅、科技、金融、城市服務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健全現代影視產業體系,加速灣區之心南沙打造影視產業集聚新引擎。
政策優勢
為南沙文化添一把火
孫勇表示:
「南沙正在研究編制促進影視和文化產業發展有關的扶持辦法,重點聚焦影視拍攝、後期製作、宣傳發行等關鍵環節發展,共同推動影視相關產業在南沙集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基地,助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水準。」
2022年2月,省委省政府發佈的《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在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佛山南海連片打造國際影視策劃製作中心。」近年來,廣州、佛山、深圳等城市都在積極發展和佈局影視產業。
南沙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和新引擎,亟需大力發展影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南沙、廣州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位的文化需求。
中國香港著名導演、監製吳錦源表示:
「我在南沙定居多年,看好這裏的環境和發展潛力,粵港澳大灣區活力無限。基地成立後,我希望可以儘快和優秀的同行一起,發揮在香港積累多年的行業經驗,投入短劇的創作中。」
順勢而為瞄準短劇賽道
「短和長之間,不同的是情節的緊湊和情緒的張力。這對劇本和演員都有更高的要求,這也是時代給我們出的新考卷,我希望能在南沙嘗試短劇的表演創作。」
因為出演《一起來看流星雨》《夏家三千金》《新還珠格格》等劇被稱之為「中國偶像劇之父」的中國演員王建新在活動上表示。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短劇相較傳統劇集故事節奏更快,可在較短篇幅內完成情節描述,更迎合現代社會快節奏下的碎片化觀看需求。2023年國內短劇市場規模為約374億元,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約549億元。從數據上看,短劇已經達到了電影市場近七成規模。
據方漢文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在南沙成立後,將深入挖掘開發和引入優質短劇影視項目落地和影視拍攝活動,提升短劇影視的質與量;
打造無縫對接的短劇影視產業供需服務平台,形成短劇影視籌備、拍攝、製作和發行的軸心地位;
推動灣區「9+2」城市打造本土特色攝影棚;
打造灣區「短劇影視取景地」電子地圖,提供拍攝基礎場地服務;
深耕細作短劇影視產業文化,培養灣區短劇影視產業人才,加強短劇影視文化交流;
開展高質量影視產業活動、產業論壇等,推進影視「走出去」、企業「引進來」;
促進影視產業與文旅、科技、金融、城市服務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帶動周邊產業,形成網紅及明星打卡點,實現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FbH1YozjbuKfb4KRGHImVw
本文轉載自如上鏈接,如有侵權立刪